近日,“酸堿體質理論”的創始人羅伯特·揚被裁決向一名癌癥患者賠償1.05億美元。隨著這位“神醫”被打回“神棍”原形,他所堅持的“酸性體質容易得癌癥”“堿性飲食有益健康”等理論也不攻自破。事實上,“酸堿體質理論”在中國也十分流行,一些商家借用該理論牟利同時,不忘抹黑競爭對手。
抓住“病急亂投醫”心理 酸堿理論深入人心
據媒體介紹,羅伯特宣稱的理論可以概括為“堿性飲食”理論。他認為人的健康取決于人體內的酸堿平衡,“酸性體質”容易導致癌癥、肥胖、骨質疏松、皮膚病等疾病。如果能在身體內建立一個“堿性系統”,保持酸堿平衡,則有利于抵抗和治療疾病。
不滿足于出書圈粉,打造“養生專家”人設,羅伯特還開發了各種營養保健品,建立高級療養中心,為癌癥患者提供昂貴的治療。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近日撰文認為,羅伯特·楊抓住了公眾“病急亂投醫”的心理弱點,給出了一個誘人的“答案”。鐘凱指出,“酸堿體質”是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在我國,尤其在老年人中深受歡迎。有的老人甚至做飯、吃飯的時候還要查一下食物酸堿性,害怕身體被“吃酸了”。
“弱堿性水”8年前被揭露 對人體并無益處
在我國,商業領域中也不乏利用“酸堿理論”牟利的行業。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所長葛可佑表示,人們的日常食物多種多樣,可以分為幾大類。米面雜糧等谷類,肉魚禽蛋等動物性食物及一些堅果等稱為“成酸性食物”。因為它們含有磷、硫、氯等元素較多,其燃燒后的灰分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推斷其在體內代謝后生成的酸性產物占優勢。各種蔬菜、水果、豆類和奶類等稱為“成堿性食物”。因為它們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較多,其燃燒后的灰分溶于水后生成堿性溶液,推斷其在體內代謝后生成的堿性產物占優勢。但是,人體的代謝過程極其復雜,代謝產物不計其數,不能簡單地認為吃了酸性或堿性食物就會影響體液的酸性或堿性。實際上,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變身體的酸堿平衡狀態。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都是合理營養必不可少的。
除了一些備孕用、養生用的保健品打著“堿性食品”的旗號外,最為典型的就是瓶裝水。鐘凱指出,礦泉水、地表水等瓶裝水商品多數都在強調自己“天然弱堿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打開電商購物平臺搜索 “弱堿性水”時發現,包含此關鍵字的瓶裝水產品品牌眾多。
那么,深受商家追捧的“弱堿水”真的對人體有益么?鐘凱表示,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巨大的緩沖體系,體內的各種物質相互制約,達到平衡。身體的酸堿性非常穩定,血液pH值一般在7.35-7.45之間,這樣才能保證體內各種酶和生物活性物質正常工作。無論吃什么、喝什么,都很難改變pH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央視315晚會就揭露了“堿性水”背后的“貓膩”。
當時被揭露的瓶裝堿性水在廣告宣傳中提到產品有防止心血管病、調癌、抗癌、開發智力等“神奇”的作用。為了讓人們相信堿性水能改變人體酸堿度,這些產品還做出論證實驗試圖證明在堿性的環境下細胞是活潑的。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李可基在當年315晚會上曾表示,實際上高中課本就講了人體環境非常穩定,外界的酸和堿不能改變身體平衡。人的酸堿在一個精密的系統當中不能輕易變,如果酸過多就變成酸中毒,堿多就變成堿中毒了。
為了說明人體內環境,首都師范大學化學系教授谷學新做了模擬人體的緩沖液,并將堿性水加入緩沖液。結果,緩沖液的PH值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加之前緩沖體積是PH7.4,加進去以后還是PH7.4,說明人體有一個緩沖作用,也就是說外來的堿是不能改變人體PH值變化的。如果僅僅靠喝堿性水就能影響酸堿的話反而是中毒。”谷學新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也表示,如果通過喝堿性水就能使人體內環境變堿性的話,反而對人體有害,因為致病微生物喜歡偏堿一點的環境。他強調,水的基本功能就是解渴,只要是符合國家飲用水功能就是好水,就可以放心飲用。
“弱堿性”仍是賣點 產品在我國“遍地開花”
在當年的315晚會上,主持人李佳明以這樣一段話作為結語:“希望大家記住一句話,凡是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水都是好水,都是一樣的,堿性水有益健康的說法只是一種營銷手段,不能當真。”
8年過去,市面上的“弱堿性”瓶裝水雖然鮮少直接對外宣稱自己有益健康的功效,但強調“弱堿性”并以適合人體環境為賣點大肆宣傳的產品可謂“遍地開花”。
一些知名品牌瓶裝水中,“水質呈天然弱堿性,適合長期飲用”“接近人體內環境數值”的宣傳語屢見不鮮。事實上,這種商業營銷手段,在商戰中起到了用測pH值的方式抹黑了以純凈水為主的競爭對手的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某品牌的產品宣傳頁中,赫然寫著,“遇到弱堿性的該產品后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慢慢痘痘有了緩解,因為痘痘是酸性的。”“該產品富含20多種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酸性體質。”
在美國,“酸堿體質理論”已被揭露為偽科學,我國的“弱堿性水”卻在抹黑競爭對手的同時,將“酸堿論”推波助瀾,使其愈加深入人心。正如胡小松所說,水就是H2O,飲用水的主要作用就是解渴,只要是符合國家飲用水功能的就是好水,可以放心飲用。
商家玩文字游戲造概念、推理論,歸根結底是受到利益的驅動、支配。但營銷打造出的新概念卻讓市場上切實出現了模糊地帶,這不但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增添了學習成本,同時容易觸動消費者心中緊繃的那根弦。瓶裝水的“弱堿性”賣點還要繼續多久,實在引人深思。(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曉薇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截圖)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