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道
食品安全是關系到生命健康的大問題,尤其在群體性就餐的校園環境中,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受到危害,不僅關系到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還會引發信任危機。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相關部委共頒布或發布20余部(項)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領域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意見等,足見國家對食品安全關注度非常之高。
然而,校園食品安全事件依然時有發生,食材缺乏品質保障,導致過期、變質、產檢不達標的菜品被學生食用,嚴重的中毒事件還會引發大眾不滿。前不久太子乳業還因為銷售過期學生奶被通報。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禧云國際董事長劉延云認為,究其根本原因,校園中人群基數大,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細節復雜,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需要政府、學校、承包商乃至社會組織多方協作,從后備資金、制度管理、員工意識、系統工作等各個環節落實,確保食安工作萬無一失。
其在《關于積極引導多方協作以落實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提案》中建議,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采用“強監督”和“零容忍”的態度。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大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并監督校園團餐企業嚴格執行和遵守《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定期嚴格投放食安相關的宣傳標識。此外,建議相關部門對校園配備食安專業人員進行強制性規定,推動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以及引導學校食堂在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建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機制等。
資料顯示,禧云國際成立于2017年,旗下有千喜鶴等食品品牌,累計服務3600家餐飲中心、45000余家檔口門店、覆蓋團餐營業收入180億元、觸達團餐消費用戶15億人次,覆蓋全國31個省市。
目前,餐飲風口正勁。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236億元,同比增長6.4%。 我國餐飲業已經邁入以高質量發展為主要方向的4萬億“新餐飲時代”。目前,餐飲消費已經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但細分領域的發展卻并不均衡,團餐領域仍是“信息洼地”。
團餐業態產業鏈條長且復雜,對市場趨勢的反應慢,傳統團餐企業硬件設備陳舊、信息化水平不高,在食品安全、就餐效率、經營管理、方便快捷、營養健康、公開透明等多個維度均存在痛點,管理粗放化導致的運營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等問題嚴重制約著團餐發展。
在劉延云看來,應用智能硬件及數據分析軟件等信息化手段,有助于傳統團餐企業轉型,然而,產業鏈主要利益相關方各自的痛點及訴求迥異,導致信息化推進的決策周期長。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