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食品安全要抽查更要追責
發布日期:2024-02-01 
來源:中國婦女報   瀏覽次數:3166
河南食品網訊:
食品產業是民生產業,有道是“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產業的民生屬性,決定了食品安全不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是一項重要的“生命工程”。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利潤,不能以損害人民生命健康為代價。
2023年,市場監管系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703.49萬批次,不合格率2.72%,較去年下降0.14%,守住了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的底線。然而,此前據媒體報道,2023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萬余名。由此表明,食品安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近系消費者生命健康,遠系中華民族的未來,責任重于泰山。食品安全問題,與生產、銷售企業的道德和良知密不可分,也與消費者識別產品優劣的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強弱緊密相連,更與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及社會監督關聯很深。既然分清了責任,各方就必須全力履行責任。然而,期待于生產銷售企業自律,主動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顯然是行不通的,政府部門不能放松對食品行業的監管,應注重日常對食品質量的常規檢測。
基于此,2019年2月,中央出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績考核,造成重大事故或嚴重影響,將從重追責。此后,2023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新修訂的《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辦法》,強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提升全鏈條食品安全工作水平。除此之外,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不僅對違法企業“零容忍”,輕則停業整頓,重則予以取締,并對企業法人進行法律制裁;而且實行責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必須引咎辭職。
可見,維護食品安全,要抽查更要追責。首先,應由地方政府統一協調,徹底打破“一個部門管不了、多個部門管不好”的惡性循環,建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無縫對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同時,強化食品安全考評,完善問責機制。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應追究地方黨政領導責任,以此倒逼地方黨委、政府及主要負責人履行食品安全責任。這種問責機制,對于牢固樹立法治政府、責任政府與服務型政府的新理念,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將會產生積極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與政治效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