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奶制品行業被三聚氰胺重擊之后,差不多成了造假偽劣的形象代表。經濟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紛紛把希望寄托在了進口奶身
中國的奶制品行業被三聚氰胺重擊之后,差不多成了“造假”“偽劣”的形象代表。經濟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紛紛把希望寄托在了進口奶身上,“來自新西蘭的奶”是其中頗具號召力的形象。
而近日“新西蘭牛奶中發現雙氰胺”的新聞一出,占據了中國進口奶制品市場大部分地盤的新西蘭奶,一夜之間失去了吸引力。
雙氰胺,會是“三聚氰胺第二”嗎?
從化學角度說,雙氰胺跟三聚氰胺還真是頗有淵源,三聚氰胺是氰胺的三聚體,而雙氰胺是氰胺的二聚體。在過去,雙氰胺也用于生產三聚氰胺,現在,三聚氰胺已經不再通過雙氰胺來生產,不過它的用途依然相當廣泛,比如在一些藥物和染料中作為中間體。
而雙氰胺跟牛奶扯上關系,是由于它作為化肥的使用。我們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氮肥。氮肥中的氮經過植物的轉化,最終成為蛋白質的組成部分,但是這些氮有一部分會轉化成硝酸鹽。植物中的硝酸鹽不是我們想要的,它甚至還能轉化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或許是食品添加劑中飽受質疑的代表,轉化來的硝酸鹽不僅存在于植物中,還會流失到水里從而影響水質,所以,對于氮來說,這種轉化是不務正業。
雙氰胺中的氮跟氮肥(比如硝酸銨、氨水或者尿素)存在狀態不同,不容易能被植物利用。它的特殊能力是去打擊“氨轉化為硝酸鹽”這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從而讓更多的氮肥走上正道,這種打擊作用叫做“硝化抑制”。
于是,雙氰胺雖然自己干活能力不怎樣,但是可以增加氮肥的使用效率,并且減少水的硝酸鹽污染,也就獲得了“外卡”而成為化肥,目前,中、美、日等主要國家都允許它用于農業上。
畜牧業中的核心問題是飼料,而新西蘭奶業的品牌是基于牧場和草料,有文獻估算過,使用雙氰胺,可以使得牧草的產量增加大約10%,基于這個數字,還可以估算出氮的流失大約減少9%。因為草料的增加,單位面積的牧場能養的奶牛數可以增加5.3%,而施肥量卻甚至還要少一些,牧場的水需要經過處理才能達到灌溉標準,而硝酸鹽含量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氮流失量減少9%,會顯著減少把水處理到達標所需要的成本。
經過全面的評估計算,使用雙氰胺大約可以使牧場的收益增加2.3%。這個量雖然不算多,但如果沒有其他問題,也就聊勝于無,但是現在牛奶中發現了雙氰胺的存在,就使得問題比較復雜。
作為化工原料或者化肥,它本來沒有什么機會進入食物鏈,所以也就沒有詳細深入的食用安全性研究。從化學毒性來看,它屬于低毒乃至無毒化合物。衡量毒性的指標“半數致死量”,雙氰胺對老鼠的半數致死量超過了10克。也就是說,要毒死一半的老鼠,每公斤體重需要喂的雙氰胺超過了10克。而食鹽的半數致死量是3克。
但是對健康的影響不能以“毒不死”為標準。至于它能否致癌、致畸、致突變、過敏,以及損害特定人體器官,很少有實驗數據,對健康而言,“沒有實驗數據”的時候,就要采取保守謹慎的態度,目前,新西蘭已經有化肥廠家停止了生產含有雙氰胺的化肥,就是這種謹慎態度的體現。
新西蘭官方認為這些微量的雙氰胺不會影響食品安全或者人體健康,所以并沒有召回或者停售含有雙氰胺的奶制品,也沒有公布“出問題”的具體產品。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雙氰胺的危害可能也就類似與三聚氰胺那種層次。
經過風險評估之后,目前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殘留標準是每升1毫克。如果新西蘭檢測到的這些雙氰胺是來自于牧草,那么含量可能很低,認為它“可以接受”,也不算“不顧人民死活”。這種處理,跟美國在橙汁中發現多菌靈后的處理思路差不多。
20世紀50年代,還有過研究直接給奶牛喂雙氰胺來代替飼料蛋白的研究,結果是它難以被奶牛代謝,對奶牛的影響比較大。比如有一項研究中,用雙氰胺代替了部分豆粕,導致奶牛體重顯著下降。所以,奶農不會有動力主動把把雙氰胺加到飼料中,奶牛吃下的雙氰胺,應該只是來自牧草,這跟三聚氰胺事件有本質的區別。
不過應該警惕的是,雙氰胺的氮含量跟三聚氰胺一樣,如果把它加到食物中,也可以在“定氮法測定蛋白含量”的檢測中騙取“蛋白含量”,如果有這種行為,那么不管含量多少,都是嚴重違法。
在奶制品行業信譽低下,食品安全極度敏感的社會現實面前,制定雙氰胺的殘留標準并且進行檢測,或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