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來自各行業的專家在2012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點評媒體溝通會上,對去年12大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解讀認為,2012年中
1月5日,來自各行業的專家在“2012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點評媒體溝通會”上,對去年12大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解讀認為,2012年中國食品安全總體向好,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為極少數。
去年12月《小康》雜志發布的“2012中國綜合小康指數”顯示,該年度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狀況”的滿意度最低,食品安全超越房價、物價排名“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首位。然而專家們卻給出了“2012年食品安全總體向好”這樣的樂觀評估,與公眾直觀感受大相徑庭。
專家們認為“總體向好”,當然有他們的道理。其一是,根據事后調查,在2012年12大有關食品安全的熱點事件中,能夠被坐實為“食品安全事件”的,僅有去年4月發生的可口可樂“含氯門”,其他皆屬媒體捕風捉影或刻意炒作,搞得草木皆兵,進而被神經高度緊張的公眾誤讀了。正所謂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其二是,2012年我國并未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相比之下,德國的毒黃瓜毒死了50多人,印度假酒事件中則有143人死亡。
以這兩點推斷出“2012年食品安全總體向好”,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很難認可。專家們認為除可口可樂“含氯門”之外,其他11起熱點事件皆不屬于食品安全事件,理由是“沒有充分證據證明”。但只要仔細觀察這些專家眼中的“非食品安全事件”,我們完全也可以這樣說: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它們不是食品安全事件。在此僅舉兩例:去年10月,肯德基漢堡被曝細菌超標7倍,后被衛生部門證實未超標,原因是“漢堡不應用面包的標準來衡量”,可問題是我們并沒有針對漢堡的細菌檢測標準,因此超不超標其實是個疑問;去年年底的“白酒塑化劑超標門”如出一轍,之所以無法斷定其為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因為沒有相關檢測標準。
至于拿德國、印度死了多少人來反證中國食品安全局面之良好,這種“比爛”的做法從來都說明不了問題。沒死人不意味著天下太平。
毋庸諱言,自打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政府層面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食品藥品行業也加強了自律,總體而言食品安全形勢有所改觀,2012年至少沒發生地溝油、毒膠囊這樣的大案要案。但專家們應該能夠意識得到,食品安全領域還存在諸多隱患,有些隱患甚至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防范機制。遺憾的是,在這個盤點2012年度食品安全熱點事件的媒體溝通會上,各路專家都是一片“向好”之聲,聽不到居安思危的聲音。
為打消公眾對食品安全“過度敏感”的疑慮,甚至有專家聲稱“并非有毒就有危害”。這樣的論調我們不是第一次聽到了,比如“一天吃6顆毒膠囊沒事”、“毒牛奶吃幾噸才致癌”等。“萬物皆毒唯量也”某種意義上固然是常識,但“萬物皆毒”與為追求非法利潤故意投毒是兩碼事。何況生活中需要“入口”的東西太多,如果這些東西毒性都超標,請專家告訴我們什么才是危險的劑量?
食品安全茲事體大,無論到什么時候,多一點憂患意識遠比總結成績重要,如履薄冰、戰戰兢兢遠比盲目樂觀好。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