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蓬:差異化賣點是火鍋企業競爭取勝的關鍵
中新經緯4月12日電 題:差異化賣點是火鍋企業競爭取勝的關鍵
作者 朱丹蓬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
火鍋界的“扛把子”海底撈和呷哺呷哺近日發布年報,在經歷疫情沖擊后,一家虧損擴大,一家已扭虧為盈。
其中,靠著一人一鍋和高性價比成為“連鎖火鍋第一股”的呷哺集團2022年收入47.25億元,同比減少23.14%;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3.53億元,虧損擴大超兩成。呷哺集團將虧損的主要原因歸結為疫情,表示“多數餐廳關閉因產生虧損等情形”。疫情的高峰度過后,2023年以來,業績有所恢復,特別是一季度呷哺呷哺餐廳同比銷售增長超20%。
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的其他火鍋店在業績上并非都受到這么大的沖擊。比如海底撈財報顯示,2022年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約為310.39億元,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利潤約為16.37億元,對比上年度虧損額約32.48億元,實現扭虧。
在疫情影響最大的一年,餐飲品牌出現業績下滑是在意料之中的。不過,呷哺集團在2021年就已經顯現頹勢,該年凈虧損2.93億元,是呷哺呷哺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問題出在哪?筆者認為,是由于整體差異化優勢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具體來看,呷哺集團地區布局方面差異化不足。門店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門店數相對較少,也沒有把重心放在華南、華東上,忽視了人流量、流動性較好的地區,是其戰略上的一個失誤。
品牌方面,呷哺集團已經在重視差異化布局。其打造的高端火鍋品牌“湊湊”,越來越成為呷哺集團的支柱,有超越呷哺呷哺“小火鍋”之勢頭。一方面,從兩個品牌的業務收入看,2022年呷哺呷哺餐廳同比下降35.1%,而湊湊餐廳同比下降6.3%,降幅明顯低于前者。另一方面,從總營收占比看,2022年湊湊餐廳首次超越呷哺呷哺餐廳。
主品牌與副品牌共同發展是許多企業運營采用的模式,以尋求在市場上的差異化布局。從數據不難看出,高端化品牌在疫情期間受沖擊相對較小,因為較高毛利可以對沖負面影響。但雙品牌運營模式,對企業的品牌打造、門店運營及供應鏈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從行業整體來看,火鍋類餐飲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既比價格,也比食材,還要比服務。在不同檔次、不同賽道、不同品類上“廝殺”,火鍋類企業最需要注重五點:一是提高供應鏈完整度;二是提升產品品質;三是保障食品安全;四是場景創新;五是服務體系升級。
對于呷哺集團未來發展,除了重視以上五點外,還需要特別注意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火鍋企業中,服務方面有海底撈,食材差異化方面有巴奴火鍋,裝修環境方面已涌現許多個性化餐廳,川渝火鍋在傳統傳承方面表現更優。呷哺呷哺和湊湊的差異化在哪、核心特色在哪,將是企業需要著重抓準的方向。-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