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產品冷鏈物流如何發展?帶給我們哪些經驗和啟示
正文共7827字| 閱讀時長24分鐘
摘要
★
鑒于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及后疫情時代對農產品冷鏈的新需求,借鑒美國、荷蘭、日本等農產品冷鏈物流相對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與經驗做法,探索新環境下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可行發展路徑。
引言
伴隨農業結構調整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農產品的產量和流通量呈逐年增長態勢,在帶動冷鏈物流大發展的同時,全社會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安全與品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發,一方面,農產品冷鏈物流在保障民生、推動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接連爆出了多起冷鏈食品攜帶新冠病毒導致疫情反復的事件,可以說疫情的發生給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也增加了新的難度與挑戰。后疫情時代,由于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及水平的持續走高以及生鮮電商市場的爆發式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逆勢而上,發展勢頭一片向好。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接近4 200 億元,同比增長率超過9%;冷鏈物流市場總需求量達到2.75億t,同比增幅近4%。2022年5月10日,財政部會同商務部聯合下發《關于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為核心,多舉措、全方位支持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與升級。市場需求與國家政策的雙向利好,給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帶來重大機遇,但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長久以來存在的中轉環節較多、損耗較高等問題,尤其是疫情下顯露的運輸過程操作不規范及食品安全等問題也給行業發展敲響了警鐘。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國外興起較早,可追溯至19世紀早期,尤其是冷凍劑與冰箱等發明問世之后,各類生鮮冷凍食品開始層出不窮,到了上世紀中葉,各式生鮮冷凍產品開始以商品的形式在美國、荷蘭等國家流通,此后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其冷鏈已經形成了從農產品采摘、禽畜宰殺,到各類生鮮食品的加工生產,最后配送到遍布社區的賣場超市直至進入千家萬戶的體系化運作模式。通過深入分析與發掘農產品冷鏈發達國家在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方面的做法與經驗,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冷鏈物流發展趨勢與方向,對于我國尋找到適合國情需要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路徑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一.國外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經驗
01
美國
美國長期穩居農產品出口世界第一大國地位,這與其發達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體系是密不可分的。美國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史可追溯至上世紀早期,先是得益于冷凍機及電冰箱的問世,各類生鮮農 產 品 開 始 流 通 于 市 場 ,后 在 1939 年Frederick McKinley Jones 發明可移動的便攜式空氣冷卻機械后,使得長途貨車乃至火車均可遠途承載生鮮農產品,由此帶來了農產品冷鏈的快速發展。中間歷經二戰、經濟大蕭條的考驗,后迎來恢復發展,至新世紀以來,美國民眾消費能力持續升級,消費結構轉型迅速,對有機蔬果等的需求日益旺盛,使得農產品冷鏈物流迎來穩定發展期。
總結起來,美國在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過程中,主要的做法可歸納為以下方面:
(1)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①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體系。農產品冷鏈物流對溫度、時效方面要求很高,而美國龐大的運輸網絡體系為高效運輸提供了基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美國洲際高速
(2)公路體系。借助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以及冷鏈集裝箱卡車,美國農產品可實現 24h 內通達 1 000km 的壯舉。同時,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鐵路通行里程已超過25萬km,穩居世界第一,且其中五分之四以上都為貨運用途,目前美國正大力發展火車溫控集裝箱,這無疑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網絡體系。②相對充足的冷鏈設施設備。首先,在冷庫建設3 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時美國已擁有1.03億m 冷庫庫容,預測顯示到今年末,該數據有望升至1.07億 m3。其次,在冷藏車發展方面,截止2019年年底,美國冷藏車保有量已超25.4萬輛,且年增長率保持穩中向上,冷鏈基礎設施設備的充足為美國農產品冷鏈的發展夯實了根基。明確的職能分工。為了提升農產品冷鏈物流效率,美國冷鏈行業執行了異常嚴格的職能
(3)分工。其將整個冷鏈過程劃分為倉儲、運輸、其他各類增值服務等不同環節,各環節分別由不同專業化公司負責運營。倉儲公司只在協商好的時間、地點進行貨物接收與入庫;運輸公司只負責選定冷藏車輛與配對司機;市場對冷藏車輛的需求則由專業的車輛出租公司提供。通過讓專業公司從事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從而提研究與探討升整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運行效率,并嚴格圈定了各方責任與義務,使整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可操作性更強、標準化程度更高。
(4)多元化的技術應用。與其他各類供應鏈一樣,農產品冷鏈物流運營商需要在技術上不斷創新,以保障效率、冷鏈的完整性與食品安全。美國在技術研發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這就為它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應用提供了良好基礎。美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主要包括后端IT基礎架構和前端支持設備,以實時收集和報告關鍵貨物的數據。在冷藏車輛方面,美國已研發出具備自動控溫與記錄、衛星監控的“三段式”冷藏車,可以同時對冷凍、冷鮮、常溫三種不同產品進行運輸與實時監控;在冷鏈運輸安全保障方面,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冷藏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及其集成管控平臺等先進的數智化手段,做到實時監控所有在途車輛的區位、溫度、貨品信息等。借助一系列高新技術手段,不但實現了對冷鏈物資的溯源與實時追蹤定位,更是提升了貨運運輸效率,降低了冷鏈運作風險。成熟的政策體系。政策導向對于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影響不可忽視。美國政府在農產品冷鏈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通過制訂政策、出臺配套優惠措施等各種手段持續為行業發展鋪路。例如,美國在1956年時就頒布了《州際公路法》,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網絡體系支撐。同時,美國政府還從稅收、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方面對交通路網建設進行扶持,對涉及國際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的企業,則從全球布局、網點規劃及國際化運營等方面提供各類專業指導。此外,為了規范市場運作,美國政府還出臺了與農產品冷鏈市場監管有關的一系列法令,對農場主、冷鏈物流運營商等的市場行為進行規范。
02
荷蘭
荷蘭國土面積較小,甚至不到半個重慶市大,耕地面積更是不足我國的5%,但卻在全球農產品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長居農產品出口世界第二大國地位,超過70%的蔬果供應歐洲市場并出口到世界其他國家,這背后不可或缺的是冷鏈物流的支撐。荷蘭在20世紀50年代獲得獨立后,就開始大力發展農業,主要種植花卉以及各類果蔬,目前荷蘭的經濟型花卉銷量與出口量穩居世界第一,鮮花作為一種易損且難運輸的商品,對冷鏈物流質量的要求可想而知,由此也可以看出荷蘭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達程度。
總結起來,荷蘭在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過程中,主要的做法可歸納為以下方面:
(1)發達的綜合交通網絡。荷蘭面朝北海,背靠歐洲腹地,稱得上是歐洲的門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首先,荷蘭擁有吞吐量歐洲排名第一的港口——鹿特丹港,其在2021年吞吐量達4.69億t,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首超 1 500 萬TEU,達到 1 530 萬 TEU;其次,荷蘭的公路密度僅次于美國屈居世界第二,2019年時,其公路貨運量已超7.66億t;第三,在1990-2001年間,荷蘭政府共撥付190億專項歐元,用于修建貨運及高速鐵路,目前荷蘭與周邊各國(如德法等國)之間均建有完善的鐵路貨運專線;最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是荷蘭花卉等生鮮農產品的重要運輸渠道,在2022年情人節期間,該機場只鮮花一項就處理了超過4 000t。綜上可見,作為歐洲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地與中轉站,荷蘭早已構建起一個以水路與航空為重要支撐,公水鐵有效銜接的綜合交通網絡,為其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完善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荷蘭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具有系統化、專業化程度高等特點,荷蘭中央統計局相關數據表明,其國內既存在能夠開展多模式冷鏈組合服務的綜合性公司,也存在從事農產品初加工與倉儲等基礎服務的專業化公司,方便為荷蘭農產品全產業鏈提供標準化、高效率的冷鏈物流服務。以花卉產業鏈為例,荷蘭從花卉的種植、育苗、生產到交易流通等各個環節,都通過科學分工實現各環節間的標準化高效聯動,尤其在花卉采摘后更是立刻印上物流追溯碼,且每經過一個中轉站追溯碼信息均會更新,確保了冷鏈不斷鏈的同時還實現了對整個儲運過程的全程可追溯。
(3)持續的產業創新動能。荷蘭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高度發展,離不開其在冷鏈物流技術方面的持續創新支持。早在1985年時,阿姆斯特朗史基浦機場就搭建起了以電子數據交換為基礎的綜合信息平臺,實現了航空貨運的電子化監控與運營;1993年時,AGV等自動化設備就已經全面應用于鹿特丹港的深海碼頭,大大提升了荷蘭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多式聯運轉運效率。此外,荷蘭更是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致力于農產品冷藏運輸方面的技術革新,如研發了動態氣調包技術以保障易腐農產品存儲期的延長;改進了包裝材質,實現對水果等農產品溫度的更精確控制。
(4)成熟的配套服務。首先,荷蘭政府為農產品冷鏈相關企業主體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例如較低的所得稅稅率,較多的稅收優惠補貼政策,由于荷蘭許多農產品需要進出口,故政府對保稅倉以及進出口環節的一站式服務格外重視,保障了冷鏈轉運的高效率。其次,技術與人才的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與技術的支撐。在冷鏈物流高端人才儲備與培養方面,荷蘭有近20所高校都特設了與之相關的本碩課程。特別是荷蘭名校——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該校農學領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下設的食品生物研究院主攻研究方向均與生鮮農產品有關,如生鮮農產品品質監測、果蔬冷鏈管理、農產品采后保鮮、農產品初加工與倉儲等。與此同時,荷蘭各個高校均與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企業建立了廣泛合作,在技術研發、冷鏈人才培訓與相關政策咨詢等方面建立了成熟的合作機制,不斷推動著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在技術、規范、標準與配套制度等方面的縱深發展。
03
日本
日本的基本情況與荷蘭類似,首先是國土面積有限,只接近于我國云南省,其次是山地多耕地少且分散,不具備發展農業的先天優勢,但日本不但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且農產品冷鏈物流更是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甚至成為業界研究冷鏈物流時不得不說的存在。上世紀50年代日本從美國引入物流的概念后,冷鏈物流也隨之出現,在其后的20年間,日本冷庫庫容年均增長量達到了14萬t左右,尤其是1964年第18屆夏奧會在日本成功舉辦,推動日本出臺了影響甚遠的《冷鏈倡議》,從政府高度全面推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到 70年代之后,日本迎來了便利店與餐飲等行業的大發展,也由此帶來了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時期。此后的幾十年間,日本農產品冷鏈物流不斷在技術與網絡布局方面尋求突破,同時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冷鏈物流運作企業,冷庫庫容年均增長量超過了40萬t。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農產品冷鏈物流進一步追尋高質量發展路徑,冷鏈基礎設施及設備研發與推廣使用投入不斷增長,冷鏈物流運作效率提升顯著,冷鏈企業服務功能進一步升級。
總結起來,日本在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過程中,主要的做法可歸納為以下方面:
(1)完備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為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全面發展,日本始終注重各類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尤其在各大城市、港口等布局規劃了一批現代化的冷鏈基礎設施。同時,日本的冷庫建設與冷藏車保有量也一直處于平穩上升的狀態。截止2020年,日本全國冷庫建設容量已經接近4 000 萬m3,當前所建農產品冷庫大部分為多層庫,能夠實現分層的梯度溫濕度控制,在冷庫功能區劃分與銜接牛秀明,等:國外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經驗及啟示上,也全面考慮到農產品冷鏈處理流程的合理性與流水線式分布,以實現無縫式冷庫管理。而目前日本冷藏車保有量已達到25萬輛左右,車輛使用壽命較我國冷藏車也有明顯提升,且日本對廂體的保溫材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應用,最終經反復試驗以及冷鏈運營商建議,確定以XPS作為主要的隔熱材料;此外,在冷藏車內部的通風設計與溫濕度控制方面,日本也力爭做到最優化,以確保農產品品質安全。
(2)普遍的冷鏈信息技術應用。在農產品信息共享方面,一方面,當前日本已經實現了各級批發市場乃至海關進出口農產品銷售數據的實時在線顯示,另一方面,日本農協實現了對全國范圍內各類“綜合農業組織”、各類農產品種植量的自發統計,同時還對農產品生產與流通企業提供農產品價格預測,確保農產品從生產源頭就實現“有的放矢”。在農產品倉儲方面,自動化立體倉庫已實現大范圍應用,分揀、裝卸等環節更是全面實現自動化,有效保證了冷鏈的連續性與高效性。在農產品冷鏈運輸方面,主要使用冷凍車與保冷車兩種車型,以滿足不同類型貨物對溫濕度等的不同要求,車輛普遍安裝GPS及溫控系統實現貨物的在途監控。在農產品冷鏈物流追溯體系建設方面,借助各類信息采集、存儲技術與裝備,日本已經實現了對農產品從生產、加工、倉儲、流通一直到終端消費者的全鏈條追溯管理,實現了對整個農產品信息鏈的正逆向追蹤。
(3)健全的冷鏈技術研發體系支撐。為了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日本的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及各類型企業共同構建起了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相關技術研究體系,以全面攻關與大力普及多樣化的冷鏈技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以科技助力行業發展。舉例來說,為保障生鮮農產品品質,日本積極持續性地進行著生鮮食品包裝材料的功能性開發。先有住友電木公司在1992年推出P-Plus包裝材料,其借助在薄膜上打微型孔,以此來調整氧氣通過量,從而使生鮮農產品進入“冬眠狀態”來保鮮。后在 2009 年時, Belle Green Wise公司開發出AURA-PACK包裝材料,借助水分子活性化的特征,控制水分流失,以保障農產品濕度環境。同時,日本在生鮮農產品冷藏保鮮技術研發方面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如2019年日本ABI 公司開發的CAS系統,能夠實現在細胞存活狀態下對農副產品的冷凍。
(4)全面的冷鏈質量安全保障。首先是組織架構上的保障——日本農協。農協在日本農產品冷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幾乎所有的農民都是農研究與探討協的一員。農協自建有農產品冷鏈初加工、精加工基地與配套冷庫等設施,且普遍采用先進機械篩選農產品,不但可以對生鮮農產品進行科學分級,還可以指導后續農產品的種植計劃。其次是流通環節的保障—— 冷鏈不斷鏈。早在上個世紀末時,日本就已全面構建起農產品冷鏈流通品質保障體系,確保了農產品從采摘后的預冷、運輸、倉儲、銷售直到末端消費者等一系列環節的冷鏈連續性。最后是質量標準上的保障—— 認證體系。日本自身農業發達,但受限于國土面積等的限制,農產品進口量也不小,對于進口生鮮農副產品執行嚴格的質量控制,要求必須達到 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認證才能進入日本本土。而自營農副產品要求則相對寬松,因為其從農產品種植開始就已經執行嚴格的質量把控與追溯,日本自產農產品最普遍被認可的認證為JAS(日本農業標準)認證,獲得該認證農產品在市場上更具比較優勢。
二. 國外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啟示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時間有限,20 世紀90年代才開始起步,但伴隨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生鮮電商、新零售等行業的興起,當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正行駛在發展快車道上,冷鏈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步伐快速推進。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時全國冷藏車保有量已接近29萬輛,全國冷庫總庫容超過7 000萬t大關,預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冷庫總庫容或逼近8 500萬t。
總體上看,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及消費者對冷鏈的總需求近年來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尤其是居民消費理念的轉變與新冠疫情等的影響,帶動了生鮮農產品和食品冷鏈的快速發展。盡管目前從宏觀政策環境、市場發展環境及配套冷鏈設施建設等方面來看,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但由于發展時間有限,一些冷鏈瓶頸問題依然突出,主要體現在:
(1)扶植政策效用開始顯現,但政策覆蓋面、影響寬度與深度依然有待加強。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財政部等部委及各級省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政策文件,對推動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關政策在宣貫、落地執行、扶植方向與覆蓋范圍等方面依然有所欠缺。
(2)我國農產品冷鏈流通率有所改善,但依然較低。統計資料顯示,當前我國果蔬肉類等生鮮農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在20%~40%之間,而發達國家普遍已超過95%,有的甚至可實現100%冷鏈流通。這與我國在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依然相對不足有關。雖然我國冷庫總體庫容和冷藏車總體保有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方面則普遍低于大多數國家,依然難以滿足日漸高漲的冷鏈總需求。
(3)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研發與應用發展態勢良好,但普及率有待提升。從本質上看,農產品冷鏈物流隸屬技術密集行業,冷鏈物流技術的加持不但要確保農產品供應鏈全程冷鏈不斷,還要滿足監管部門以及終端消費者的溯源需要。當前,農產品智能分揀、在途運輸與倉儲的溫濕度監控等技術與設備盡管有所應用,但普及率較低,尤其是中小冷鏈運營商在技術應用與設備投入方面有待加強。
除此以外,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市場監管、資金保障、標準化運作、人才體系建設等方面也都存在一定問題,通過借鑒美國、荷蘭、日本等國家在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中所采取的促進措施,可以為我們發展農產品冷鏈帶來以下啟示:
(1)增強政府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屬于一個系統體系,其建設非一蹴而就之事,既要有基礎網絡與設施設備的支撐,又要有技術、人才的輔助,因此急需從政策層面進一步加強支持:①注重規劃引領。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基本理念,科學規劃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體系網絡,完善省市縣各級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②注重政策引導。一方面,完善并持續出臺與時俱進的扶持政策,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用地、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擴大政策覆蓋面,讓中小農產品冷鏈企業受益;另一方面,出臺相關保障政策措施,優化冷鏈行業營商環境。③強化資金支持。國家及各級政府在全面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同時,積極謀劃出臺配套政策資金,給予農產品流通企業、批發市場等持續的政策資金支持。④拓寬融資渠道。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企業與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鼓勵各大金融機構加大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資金投入。⑤增強監管力度。明確農產品冷鏈監管部門及其職責,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冷鏈行業準入制度,提高準入門檻;健全農產品冷鏈追溯體系,從源頭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2)注重科技創新。鼓勵政府相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各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到農產品冷鏈物流科技中,實現以科技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①加大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對涉及農產品冷鏈領域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所從事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并完善高技術人才的薪酬體系,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科技人員待遇水平,激發科研人員研發的積極性。②打造農產品冷鏈物流科技創新的平臺(基地)。推動農產品冷鏈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基地)建設,夯實農產品冷鏈研發創新的物質技術基石;聚集整合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資源,形成農產品冷鏈物流科技創新聯盟。③加快農產品冷鏈領域相關科技成果落地。推動農產品冷鏈科研成果轉化,盡快實現科研成果的市場化應用,推動整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信息化、數智化水平。
(3)壯大市場主體。進一步增強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集中度,培育壯大農產品冷鏈物流運營商,提升冷鏈物流企業專業化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①對于農產品種植大戶與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各地區政府應積極與其簽訂協議,明確其在應急保供、穩定價格、安全環保等方面的公益性職責,在為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的同時,增強其民生保障能力。②對于地區性龍頭農產品生產與冷鏈流通企業,推動構建農產品產銷冷鏈物流聯盟。各級政府積極促進聯盟發展,為其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等服務,提升行業聯盟信息化與自動化程度。③有效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力量,推動行業協會等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聯合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抱團發展的同時,推動冷鏈物流標準的制訂與推廣,積極構建標準化、高效化、全覆蓋式的冷鏈物流聯盟。
(4)構建人才保障。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開發、建設與運營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而當前我國冷鏈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較為緊缺,急需全方位培養、儲備一批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①深入推進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鼓勵更多高校開設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專業,鼓勵校企合作建立實踐實訓基地與冷鏈技術研究基地等,培養實操型冷鏈物流人才。② 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企業加強自身人才儲備,制訂合理薪酬留住專業冷鏈物流人才,注重員工冷鏈物流相關知識的日常培訓,塑造全員冷鏈意識。
來源:中食協食物委
2023-2025 中國冷鏈發展論壇
為在新形勢下做好冷鏈行業發展開局工作,中冷聯盟定于4月13-14日在上海舉辦2023-2025中國冷鏈發展論壇暨第54屆中國冷鏈物流萬里行活動,以“乘時乘勢,思變思遠”為主題,邀請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專業媒體以及行業知名企業共商冷鏈發展大計。活動同期還將組織第28期“溫度課堂”冷庫精益管理培訓班,舉辦冷鏈專題會客廳,發布《冷鏈物流綜合能力50家重點企業發展報告》,舉行《正在遇見的革命》新書推薦等,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